熟悉知乎的人都知道,知乎不管什么問題都用“如何評價XXXX”開頭。我也早就習慣了這種標題。但一看嚇一跳,此帖一出,就注定是當天下午最靚的仔。
11月19日下午4時許,知乎上出現了一篇名為“如何評價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?”的帖子。
熟悉知乎的人都知道,知乎不管什么問題都用“如何評價XXXX”開頭。我也早就習慣了這種標題。但一看嚇一跳,此帖一出,就注定是當天下午最靚的仔。
因為該貼附有一份長達123頁的舉報文檔。
該文檔的作者系天津大學原研究生呂翔,內容詳細描述了其導師張裕卿近年來指導學生論文、實驗數據、表征等所作所為,無不為其造假所得的結果。
文檔中還指責張利用之前畢業學生的論文,讓其女兒出國留學。
這份文檔內容詳實,證據確鑿,甚至最后還附有參考文獻,讓觀看者可以根據索引,方便查詢到所有證據出處。
結果怎樣?當晚,天大發布公告,將張裕卿解聘。
舉報文檔“雷霆萬鈞”,問題處理則“只爭朝夕”!
我仔細讀了一下文檔內容,作者已經給我們列好提綱,讓我們可以明白張裕卿錯誤在哪些方面,看完,真是對某些冠以“知識分子”稱號的人人品之低劣感到嘆為觀止。
以下為舉報pdf文檔原文,截幾張圖大家看看。
實驗數據造假:
lg函數竟然出現了負數指數
用已經畢業學生的論文當作自己女兒的投稿,且通過這些論文順利出國讀博士。
據了解,張裕卿教授給他女兒張絲萌造假的文章,一共7篇,其中一作4篇,三作3篇。
令人搖頭嘆息的是,其女兒從來沒有來過舉報者實驗室。這造假已經到了明目張膽的程度,連避人耳目都不要了。
張裕卿2013年為其女張絲萌發表的小論文,下面是這篇小論文所對應的張裕卿教授碩士畢業生的畢業論文,為張裕卿教授學生單星2012年的碩士畢業論文。
張裕卿還為其女兒準備了三作論文三篇,三篇文章的投稿日期分別為2011年9月,2011年11月,和2012年1月,他女兒是2011年9月進的河北工業大學。在學業任務繁重的情況下,該女一兩個月就出一篇論文,堪稱神童,將來中國化學拿諾貝爾獎不指望她還指望誰?
2015年春天,張絲萌被保送為天津大學2015級碩士研究生;2016年張絲萌被保送到天津大學化工專業直博生,2017年夏張絲萌被保送到澳大利亞Monash大學直博生。
昔日清華校長梅貽琦的女兒梅祖芬、文學院院長馮友蘭的女兒馮鐘璞、建筑系主任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考清華都落榜,今天你上天大只需有個教授爸爸。
只要有個厚顏無恥的爹,成長道路自然是一路平坦。
關于這位作者呂翔,神奇之處在于,他2016年退學離開實驗室,到今年才寫這么詳細的文章來實錘,可見這幾年是多么仔細在整理證據,截圖標注并且詳細解釋,可見當時就有意識保存整理了。
全篇涉及的問題也非常全面,包含了舉報證據、處理建議,這樣一篇類似論文的實錘,123頁的實錘,讓這個導師連反駁的機會都沒有,簡直是一擊斃命,被爆出來的當天晚上就被解聘了。
事情已經出了,我不由要發出幾問:
1、天大為什么那么“雷厲風行”?一出事,用一個下午就成立了專門調查組,到晚上就把人解聘了,這是“嫉惡如仇”嗎?不是呀。該張教授在天大多年,所作所為一點都沒有到學校監察部門的耳朵里嗎?平時不管,放任自流,一直無動于衷,直到輿情發酵,才趕快實施分割,這是貫徹“知乎治校”方針嗎?
2、中國學術圈為什么那么神奇。前幾天我還轉載了文章,畢業于北大的數學天才張鉞到美國留學,畢業后留在了美國。為什么我們培養了人才,卻留不住?
為什么清華美女教授顏寧歸而復返?
為什么屠呦呦評不上院士?
為什么饒毅惜敗給舒紅兵?舒紅兵老婆,號稱“學術界妲己”的王延軼一個藝術生6年爬上正廳級別的病毒所所長?
3、中國的教授、博導為什么那么厲害?
那位跳樓的大連理工碩士,臨走前說的那句話,大家還記得嗎?
“我照著文獻一遍又一遍地做實驗,卻永遠也得不到文獻上那么好的數據。”
你怎么做得出來?你老師和你前輩的數據,本來就是靠“做”出來的,你規規矩矩地搞,怎么能重現?
9月19日晚,南京大學一位女博士就在宿舍跳樓自殺,因導師搶學生論文。
網傳浙大一博士燒炭自殺,其母親曾發文,曝光浙大教授戴某,在2016-2017年期間多次性騷擾自己的女兒,致其精神抑郁,跳樓自殺。
還有陳平這樣的復旦教授,“人民幣兩千比美元三千過得好”。
我真想問問,為啥你們做學問象捏泥人一樣隨心所欲?為啥你們把實驗室當作自留地,把研究生喚作家奴?為什么你們不能仗義執言,而是滿嘴謊言?
4、中國學術圈不正之風到底惡劣到什么程度?
有道是上梁不正,下梁必歪。做學術研究的,從事教書育人的知識分子,原本應該是民族的脊梁,國家的希望。
我們不是沒有過黃鐘大呂、國之重器。我們有過自沉的王國維,有過絕食的陳三立,有過犯上的劉文典,有過疾呼的周樹人。都是鐵骨錚錚的好漢。
我們還有嘔心瀝血的教育家陶行知、潘光旦,都是踐行古人遺風,言傳身教,不僅教授知識與技能,更培養性格與品德。
平心而論,能進高校做研究的,都不是蠢人。都是智商超群的人。所謂“淮南之橘,淮北為枳”,為什么現在出不了大師?為什么現在一個個都矮化成了裙帶關系、全力以赴“以學謀私”?而置國家民族未來于不顧?
這跟我們出生成長的土壤,到底有沒有關系?
作者 /告非